你不知道的华住,技术铸就高效组织
创立于2005年的华住集团(下称“华住”),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。
其掌舵者季琦先生不仅是理工科硕士出身,还曾参与创办中国首个OTA平台携程旅行网。这让华住从诞生之初就擅长用技术重构传统酒店行业。
图为:华住数字化建设覆盖前、中、后台
在华住之前,酒店从业者不愿对建造周期长、投资回报不明显的IT能力做投入。华住却一反常态,在门店营销获客、运营服务、总部人财物管理三大领域坚持长期投入。这种坚持彻底改变了酒店业,重资产不再是酒店业的唯一标签,在技术加持下,大象也能起舞。
通过数字化建设,华住连接了十余万名员工的管理与协同,有效支撑了华住旗下30多个品牌的健康发展。如今,华住已发展为覆盖全球19国、1300+城市、1万+门店的酒店管理集团,服务于数亿旅客的出行与生活。
图为:华住旗下品牌矩阵
据了解,华住的人房比长期维持健康水位,显著低于行业水平。这反映出技术对经营效率的提升,也验证了华住的先见之明。
从业务到财务
华住数字化升级实践
一直以来,被业界推崇的华住数字化建设,不单指技术升级,也并非工作流程线上化、信息化,而是工具、数据与经营的完整闭环。
例如对客户,华住酒店数字化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客户进行有效支持,帮助客户快速找到华住酒店,找到想订的房间。“30 秒入住,0秒退房”作为华住的服务招牌,便是数字化成果的具象体现。
图为:智能化设备已成为华住旗下酒店标配
再比如对门店,华住酒店数字化注重探索如何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,提升效益的途径。
2013年,华住推出自研中央预订系统——作为连接全球19国、超万家门店的"数字中枢",它不仅实现与GDS、OTA等分销渠道的实时对接,更通过自动化预留房控制、智能促销设置等功能,让加盟店与直营店享有同等数字化能力。
管理数字化上,华住的共享财务系统通过精细化的数据分析及行业对标,有效管控成本。
在资金管理、财务核算、财务报表等多维度以及酒店运营全流程,通过共享模式帮助酒店提高成本管控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图为:华住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数据互联,全面提升管理人效
不仅如此,基于大数据收集分析能力,华住还可以帮助门店从成本、收益等方面横向、纵向多维度数据比较,提供更多的经营建议。
近年来,华住财务团队就发现:差旅费用报销,作为“单笔低价值但高频率”的典型场景,成为组织财务数字化进一步转型的重要切口。
传统差旅报销流程冗长、数据不透明、管理滞后,不仅耗费员工时间,也难以支撑组织精细化管理。于是,2023年华住财务团队提出了明确目标“干掉差旅报销”——让员工专注于业务。
这一思路,与滴滴企业版“帮企业更专注,让员工更幸福”的产品主张高度契合,通过“规则预设,消费透明”的数字化管控,滴滴可帮助企业员工在差旅行程中实现“免垫付、免报销”的减负体验。
2023年7月,双方正式启动合作试点,迅速完成用车、火车票、机票等关键模块的系统集成,成为酒店行业中首个全场景数字化差旅管理样板。
落地实践
敏捷组织的数智协同样本
通过滴滴企业版提供的API与H5能力,华住原有“差旅通”系统完成三大关键突破:
● 流程融合:员工完成出差申请后,即可在差旅通内直接使用滴滴交通服务,无需跳转;
● 智能风控:华住差旅通“智能账单异常预警”功能联动滴滴风控,自动识别风险行为;
● 实时透明:差旅账单实时透明,异常费用支出转个人支付,流程高效透明。
图为:滴滴对于多个差旅场景设有智能风控保护
同时,滴滴围绕华住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体验,例如火车票停运提醒、抢票能力、机票转机推荐等细节功能,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。
华住也同步优化差旅管理,实现“技术+制度”的融合创新——比如灵活限额、协议价托管、提前预订提醒等机制,兼顾控制成本与员工体验。
此外,后台系统实现自动对账、归档等功能,极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,让其能聚焦更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与策略支持。
酒店龙头
华住的数字化范式
华住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已贯穿酒店的全生命周期。通过系统数据打通,将集团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内化到各个门店,更加智能化地调整适配贯穿到单体酒店的实际运营当中。
图为:桔子酒店为顾客提供智能操作终端
这种能力还不局限于业务层面,后方各种任务的调度和处理、合作伙伴的协同,甚至财务管理的深层洞察与优化,也不在话下。引入滴滴商旅,其本质是华住优秀的数字化能力的体现:
● 体验为本:流程自动化释放人力,提升员工满意度;
● 协同创新:从接口对接到功能联动,让合作更深、更快;
● 数据驱动决策:数据可留存、可打通,助力科学决策与控本。
相比传统商旅管理模式,华住选择与以滴滴为代表的科技平台共建生态,展现了服务业的核心能力:以技术为桥梁,链接人、事与价值。
在华住和滴滴看来,差旅不是一件小事,而是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入口。这背后,是一家“敏捷组织”不断用技术刷新传统、用管理重塑效率的前瞻力量。